9月17日益通网,民生银行普洱分行获准开业;
这家分行的改制,意味着银行业由此出现了第一家由村镇银行演化而来的股份行分行;
由民生银行发起设立的普洱民生村镇银行,在成立的第14个年头终于成功“入编”,归入民生银行分支体系。
昔日村镇银行指向的,是辽阔丰饶的县域下沉市场。
在息差收窄与中收乏力的近几年,县域市场凭借差异化的产业基础和未被充分开发的消费潜力,由“盐碱地”成长为新蓝海。
但蓝海平静水平面下仍有暗流长存:
随着一线城市“返乡潮”涌现、下沉市场财富管理需求渐长,县域金融形成国股行掐尖、城商行下乡、农商行守攻、村镇行补缺的生态,竞争格局持续恶化。
民生银行所代表的股份行在下沉市场的进退,就是一个难讲的故事。
下沉往事民生银行的下沉布局曾在股份行中遥遥领先。
2008年,民生银行发起设立的彭州民生村镇银行开业,是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的首家支持“三农”与灾后重建的金融机构,亦是第一家股份行发起的村镇银行;
17年后的今天,民生银行对于普洱民生村镇银行的收购,亦是股份行中的第一例“村改分”。
自2008年起,民生持续发起村镇银行,2013年后下设村镇银行数量稳定在29家。
这一数字,在股份行中遥遥领先。
截至2024年末,我国由股份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总数不过60余家,其中民生银行占比近半、达29家,有营业网点81个;
其余股份行中,仅有浦发银行下设村镇银行数量在20家以上,其余各行所设村镇银行数量,均在个位数。
较同业更为主动的下沉市场铺开,源于民生银行2010年确定的村镇银行“形成公司民营、小微金融战略延伸,扩大公司在县域、村镇市场份额”定位。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29家村镇银行的整体规模仅为420亿元,这对总规模已达7.7万亿的民生银行而言,并不算多。
刨去村镇银行后,民生银行在县域市场的进攻,也难言顺利。
以2015-2025年上半年的过去10余年为周期审视分支机构布局,民生对三、四线城市及更下沉区域的投入并不小。
2015-2020年间,民生银行新设西宁、银川2家分行,分支机构扩张最快的前10家一级分行,大多分布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
2020-2025年上半年,民生分支机构扩张最快的区域,依旧集中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少部分南方城市。
整体来看,民生近10年在西部与东北地区投入了不少资源。
如此策略表现出一定的前瞻性:当经济发达区域金融机构分布趋向饱和、若缺少业务优势向下挖掘深度益通网,而将目光转向覆盖率有限的西部与东北区域来扩大广度能够实现错位竞争;
始终以小微金融见长的民生银行,或许也更具备打开下沉市场的优势。
更何况在房价调整、居民资产跌价、消费意愿大打折扣的近年来,下沉市场反而表现出了更强大的韧性:
例如不少县域居民存款以安全为先,对存款利率不敏感,县域负债成本较低;
分散的农户和小微企业贡献的信贷金额小、风险分散,有较好的资产质量保障;
甚至近几年一线城市挤出效应下的“返乡潮”亦催生了县域经济崛起。
国有大行中,农行的主阵地县域市场,就成为了其对抗经济下行期波动的安全垫。
但从如今的财报看,民生银行对下沉市场前期投入,并没有构成下行期的业绩支撑:
2023-2025年上半年,该行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营业收入与利润贡献,均处于各区域中下游、甚至末位水平;
2025年上半年,东北、西部地区利润占比虽大幅提升,更多是因为环渤海区域利润告负。
甚至资产质量上,东北与西部地区同样表现平平,2025年上半年不良率分别较民生银行平均水平高出0.29个、0.16个百分点。
截止9月15日的近一年来,新设分支机构33家、撤销85家,整体呈现净流出趋势;
其中重庆市撤销分支机构13家、吉林省8家,成为民生银行分支机构缩水最严重的两个区域,且分别从属于西部、东北地区。
这或许也在显示,效益压力之下民生银行,正在缩回此前向下沉市场伸出的部分触手。
缘何失意民生银行的失意,亦折射出部分股份行在业务下沉中的困境——
农行在县域市场的资源禀赋成为其下行期安全垫、各地城农商行亦可凭借当地资源“割据一方”,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行却难遇于凭借小微金融上的优势有效分羹。
这或许也和其更大主场的失利有关。
时间回到2013年,民生银行曾作为首次挺入世界500强名单,成为首家入榜的民营银行;
该行同年提出“二次腾飞”,实施以流程银行为主线的战略转型;
彼时董事长董文标提出“不为存款而存款、为贷款而贷款、为赚钱而赚钱”,而是服务小微企业、做小区金融,彻底改变传统商业银行模式。
正是这一年,该行设立的村镇银行数量达到29家的峰值。
民生银行在彼时年报中写道:“村镇银行积极探索有当地特色的小微及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延伸民营、小微金融战略,扩大物理服务范围,将民生的品牌在更广阔的地域和市场内进行有力传播。”
但后续数据证明,民生银行在县域的下沉业务并不出色。
一方面,股东间的博弈与管理层轮换益通网,难免波及战略连续性。
民生银行股权始终极度分散,上市前的一年半时间内,曾集中爆发超20起股权转让,最终胜者集中在“新希望系”“泛海系”和“东方系”三方势力;
上市后,安邦、华夏人寿等险资进场,由安邦引发的股权之争,更是延续4年之久。
近几年,安邦、“泛海系”“东方系”等资本命运急转直下,民生银行亦深受影响,甚至在2023年一纸诉状将股东“泛海系”告上法庭;
2024年,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确认,“泛海系”“东方系”与恒大在民生银行仍有贷款184.84亿元、76.94亿元、91亿元。
另一方面,是经济周期对于民生银行利润的影响。
近几年房地产与基建大潮退去、利率中枢下行,行业涌入下行周期后,不少加杠杆周期积累的制造业、房地产坏账暴露;
2020年,民生银行不良风险集中爆发,大幅计提拨备之下,净利同比缩水36.25%,创下A股股份行上市以来最大降幅,次年开启“休克疗法”、鲜少再提规模目标。
该行曾被寄予厚望的2021-2025年战略规划,在2024年年报中已悄然消失。
整体规模难保的背景下,民生银行对下沉市场的进攻也随之搁浅。
上述原因之外,下沉市场的复杂性与竞争之激烈,或许也超越了民生银行的想象。
其中,国有行可向下“掐尖”,以更低的资金成本、更广的网点覆盖席卷县域市场,更凭借信用背书与政府紧密合作、参与大型优质项目;
城、农商行凭借地缘优势强化防御体系,在依靠股东优势获取项目资源,同时充分发挥中小机构灵活性,通过“整村授信”等本土化创新,深度嵌入县域经济生态。
多重挤压之下,定位尴尬的股份行表现出明显的战略不适应症,分支机构铺开更多依赖民营企业与信用下沉;
而最典型的民营企业与信用下沉,就集中2023年后在负债加重的城投、与深度调整的房地产领域。
几乎同一时期,更为下沉的村镇银行开始暴露出抗风险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股东关系复杂等问题。
以29家村镇银行的经营为例,民生银行对旗下村镇银行的治理始终保持跟进。
例如在2010年,明确规模化发展思路,2013年起又用5年时间持续完善风控,推进股东选择、高管提名等工作,上线新科技系统,加强支持与服务保障。
但这种盯梢没能阻止多家民生村镇银行的问题暴露。
2019年起,民生旗下2家村镇银行存在0.32亿元资本缺口;
至2023年,仍有1家村镇银行存在监管资本补充缺口,而具体金额扩大至3.52亿元。
部分村镇银行面临着内源性、外源性双重资金补充不畅的局面:
一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这可能与其单一的产品结构、或不良计提增加有关;
二是股东缺少注资的能力与意愿,这或源于各他股东自身的盈利与资金使用困境。
对比来看,民生村镇银行资本补充缺口暴露的时间,正与民生银行业绩承压的时段高度吻合——这或印证了,该行在盈利压力下对部分村镇银行的投入正在变得犹豫。
未来何途?如今的民生银行,仍在转型深水区挣扎。
2025年上半年,该营收同比增长7.83%、归母净利下滑4.87%;同时保持缩表趋势,资产、负债较年初分别减少0.59%、1.28%。
横向对比股份行同业,民生银行目前最直接的压力,仍在于净息差的企稳回升:
尽管银行业整体仍在息差压力下,但2015年起,民生银行净息差始终在同业下游水平;
尤其今年上半年,该行净息差仍在1.39%,仅较同业末位的渤海银行高出0.07个百分点。
净息差迟迟难以回升,与民生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有很大关系:2025年上半年,该行存款总额为4.31万亿元,占负债总额仅六成,意味着该行仍在配置高比例的债券、同业负债等市场化高成本资金;
同期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93%、虽同比优化45个基点,但仍高于同期的招行、中信、平安、华夏、浦发等股份行。
而在对抗揽储困境上,村镇银行或有着不一样的潜力。
民生银行存款大幅下滑超300亿元的2024年,29家村镇银行存款余额增长2亿元,表现出高于整体水平的揽储能力;
这意味着,村镇银行仍对此时的民生体系发挥着积极作用,尽管2亿元的增量终究难抵300亿元的衰退。
如今,旗下的普洱民生村镇银行已被吸纳为民生普洱分行;
更早之前,梅河口民生村镇银行已被吸收为民生银行梅河口支行。
“村改分”“村改支”等改革重组后,村镇银行将纳入主发起行更成熟、规范的治理框架;
这既有利于村镇银行在风险管理、治理效能和运营效率上的根本性提升,也代表其有望从总行获得更多资源 、形成协同,最终帮助总行快速下沉服务网络,拓展县域市场。
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投入。
目前民生银行虽实现了对剩余27家村镇银行的控股,但全资收购,仍需与众多中小股东进行沟通、谈判;
收购后,民生银行也必须直面村镇银行的历史包袱,若涉及风险资产,也可能侵蚀利润、消耗资本。
从董事长高迎欣在年初对战略的表态,可以看出做深小微业务仍是民生银行未来重点:
其中包括推进大中小微个人一体化开发,全链条围绕企业家、员工等个人客户做好代发、财富、消费贷等服务;
通过“行业+区域+生命周期+场景”模型,服务小微企业生产、交易各环节;
强调社区金融,以社区支行为支点建设“一公里”金融生态圈。
对于下沉市场的布局,民生银行管理层在财报与业绩会上未作更多公开表态;
未来,该行会否对剩余27村镇银行发起怎样的调改动作益通网,仍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永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